• 微信
申请必下不看征信,24小时客服在线-点我申请 为数不多的不查征信,不上征信口子-点我申请 申请必下不看征信,24小时客服在线-点我申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财讯

民企借钱给政府平台?这种融资模式风险与机遇并存

作者:政府时间:2025-09-27 04:47:26 阅读数: +人阅读

最近在调研地方融资市场时发现,不少民营企业通过应收账款质押等方式向政府平台公司提供资金。这种看似双赢的合作背后,既有政策支持下的发展机遇,也暗藏着账款回收周期过长等风险。本文将从操作模式、政策导向、风险预警三个维度,结合某省高速公路建设案例,为您拆解这种特殊融资方式的底层逻辑,并附赠三条风控实操建议。

去年参加某地城投公司座谈会时,负责人老张的话让我印象深刻:"现在专项债审核趋严,平台公司开始尝试引入社会资本补缺口"。根据财政部数据,2022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规模已达3.8万亿,但基建投资需求仍在持续增长。

民企借钱给政府平台?这种融资模式风险与机遇并存

这种背景下,政企合作呈现三个新特点:应收账款质押成为主流,占比超60%合作期限从3年延长至5-8年增信措施由土地抵押转向收费权质押

去年接触的某建筑集团,通过质押政府出具的28亿元应收账款确认函,成功从商业银行获得融资。但项目开工半年后,因征地拆迁延误导致工程款支付延期,企业差点面临流动性危机。

图片由网友原创分享

根据我们整理的127份政企合作协议,发现存在三种典型交易结构:

企业将资金直接划入平台公司账户,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去年某民营企业主李总就栽了跟头——他轻信了平台公司"财政兜底"的承诺,结果项目烂尾后追债无门。

民企借钱给政府平台?这种融资模式风险与机遇并存

这种模式常见于安置房建设项目。企业垫资建设后,政府分5-8年回购。但实际操作中,回购条款往往约定模糊,某市就发生过因领导更替导致回购承诺失效的案例。

表面上是市场化运作,实则暗含固定回报条款。近期监管部门通报的23起违规举债案例中,有17起涉及这种"明股实债"操作。

基于20个爆雷案例的复盘分析,我们总结出民营企业必须守住的底线: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要看到原件应收账款必须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安排抵押物优先选择收费公路等经营性资产合同必须明确逾期罚息计算方式资金流向要设置共管账户监管

今年4月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严禁将建设工程作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这意味着很多变相融资行为已触碰政策红线。

不过硬币总有另一面。国务院5月印发的《扩大有效投资十条措施》中,特别提到要"创新基础设施REITs产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这为合规的政企合作打开了新通道。

民企借钱给政府平台?这种融资模式风险与机遇并存

民企借钱给政府平台?这种融资模式风险与机遇并存

结合与多位地方财政官员的交流,我们预判:2024年将迎来存量债务化解高峰期政府付费类项目审批权限上收至省级社会资本参与方式趋向股权化、证券化

最后给民营企业家三点忠告:别被高收益蒙蔽双眼,别轻信口头承诺,别触碰隐性债务红线。政企合作就像跳探戈,既要跟上政策节奏,更要守住风险底线。

民企借钱给政府平台?这种融资模式风险与机遇并存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3183984895@qq.com

佳鑫工作室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