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兑付风险的案例分析:期限错配引发兑付危机p2p案例『P2P兑付风险的案例分析:期限错配引发兑付危机』
P2P兑付风险的案例分析:期限错配引发兑付危机
期限错配是指将年标拆成若干个短期借款标的。例如,车贷一般为1~3年,而平台会将其拆分成1~12个月的标期平台。一旦某个月标到期了,平台就要偿还本金及利息,而此时原始标的借款人还没还款,那这部分资金缺口就得由平台垫付或者是由后来的投资者填补。如果这个资金缺口补不齐的话,平台就会产生流动性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期限错配使项目与资金无法一一对应,就导致了资金池的产生。平台需要不断地拆东墙补西墙,以应对眼前的风险, 而一旦资金链断裂,P2P平台将面临暴雷。
第二种:坏账率较高拖垮平台红岭创投
案例:红岭创投的落幕
2019年3月23日,P2P平台“红岭创投”董事长周世平在红岭社区发帖《虽然是清盘, 但不是说再见!》文中称,红岭创投将于2021年12月底清盘线上债权资产,未到期部分债权由红岭控股全额收购;投资宝平台转型线下私募;亿钱贷平台资产合规,并已上线银行存管,继续保留并争取备案。红岭创投的清盘主要是由于坏账率较高,导致平台无法继续维持。
坏账率的症结在贷前审核上,与银行成熟完善的审核制度相比,网贷平台缺乏对借贷者全面的考察。目前我国征信系统欠完善,网贷行业与央行征信对接也尚未完成,依靠大数据进行线上风险审核这一想法并不能落地实施。
依托互联网线上审核之路走不通,P2P平台必须依赖线下考察审核员的专业判断,通过经验以及个人判断考察借款人还款能力。由于P2P借款的数量大,地域分散,线下审核成本远高于银行, 大部分平台无法做到风险全面把控。坏账率的持续走高,最终引发了P2P平台的兑付风险。
第三种:政策性原因引发的地域性平台挤兑现象
案例:杭州地区P2P平台集中暴雷
2018年,以湖商贷为首的一系列P2P平台连续出现兑付困难的现象。包括6家有国资背景的投资平台和1家上市投资平台。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杭州当地购房政策的变更,引发了挤兑现象兑付。风险
随着中央对一线和重要二线城市房价的调控力度加深,2018年4月4日,杭州市终于出台了《关于实施商品住房公证摇号公开销售工作的通知》,正式开启了买房需摇号的时代。这一政策同样推高二手房价格,甚至出现了一二手房价倒挂现象。购房者产生“买到即赚到”的预期和投机心理,纷纷入市摇号。目前,杭州一些热点楼盘平均每人需缴纳上百万元的保证金才可取得摇号资格。在市民急需用钱的情况下,P2P成了取现渠道。大额的兑付需求,对杭州地区的P2P平台造成了挤兑,因而出现了集中暴雷。案例
综合对P2P平台兑付风险的分析,笔者对P2P投资者建议如下:第一,降低投资收益的期望投资者。在网贷合规过渡时期,投资者应该将风险放上哪里能借点钱到微信在第一位,结合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力,适当降低对投资收益的期望,从而降低投资风险。第二,提高对平台的敏锐度。纵观暴雷的平台都有股东变动哪个app借钱不看征信、数据急变的情况。投资者对于所投资的平台需提高自身的敏感度,实时观察是否出现股东变更、是否出现负面舆情、运营数据下滑等情况。
p2p案例
综上,在P2P平台逐渐规范的过渡时5w贷款平台哪个容易借又安全期,投资者需要详细了解P2P乱象背后的原p2p案例因,并做好投资征信不好哪里能借1000规划。
网贷平台好下款的口子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31839848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