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不良贷款率最高平台排名及风险预警

最近收到不少粉丝私信,说想了解现在哪些贷款平台最容易出现坏账。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敏感话题,结合第三方数据报告和行业内部消息,整理出2023年不良贷款率突出的平台名单。文章会详细分析这些平台的共同特征,教大家如何通过五个关键指标识别高风险平台,最后给到避开雷区的实用建议。特别提醒,文中提到的平台名称都是基于公开数据,咱们就事论事不针对任何机构。
先给新手朋友解释下,不良贷款率简单说就是到期没收回的本金利息占总贷款的比例。这个数字要是超过5%,基本就算亮红灯了。去年底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商业银行平均不良率是1.71%,但个别平台能飙到20%以上,你说吓不吓人。
关注这个数据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咱们借钱时要避开容易坏账的平台,这种平台往往催收手段更激烈;二是投资人要注意,不良率高意味着平台资金链可能出问题,说不定哪天就暴雷了。
根据第三方征信机构「金科社」7月发布的报告(数据截止到6月底),这几个平台需要特别注意:
1. 速易贷:主打小微企业信用贷,不良率28.3%。他们为了抢市场把审批门槛降得太低,去年还被查出伪造还款记录
2. 惠民钱包:专注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分期,不良率25.9%。主要栽在合作商户造假,有些手机店帮客户虚构购物凭证
3. 鑫融网:P2P转型的助贷平台,不良率23.7%。历史坏账没消化完,现在又搞什么"零首付装修贷"
4. 钱多多:现金贷起家的老平台,不良率21.4%。去年开始做医美分期,结果遇上整容机构跑路潮
5. 汇通小贷:地方性小贷公司,不良率19.8%。过度依赖担保公司,结果担保公司自己先破产了
仔细研究这些上榜平台,发现他们都有类似的操作失误:
第一,风控模型太落后。还在用五年前的信用评估标准,现在大数据都更新多少轮了。像速易贷居然还在看芝麻信用分,完全没接入央行二代征信系统
第二,盲目追求放款量。惠民钱包的销售员跟我说,他们每个月必须完成150%的KPI,不然扣奖金。这种压力下,审核人员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第三,资金流向不透明。特别是那些做转贷的平台,投资人的钱到底借给谁了,连平台自己都说不清楚
这里给到大家三个实用建议:
1. 查监管公示:每周上地方金融局网站看看,重点注意被约谈的平台。比如说上个月北京金融局就点名了速易贷
2. 看利率波动:突然大幅降息的平台要警惕,可能是为了快速吸收资金填坏账。像鑫融网6月突然把利率从24%降到15%,结果7月就传出逾期暴增
3. 试借100块:申请贷款时先借个小额,看看合同里有没有隐藏条款。有用户反映钱多多的医美贷合同,居然把医院返点算进贷款本金
我特意请教了在风控公司工作的朋友,他们内部有个321判断法:
3个月内高管变动超过2次的慎选2年以下的新平台慎选1年内利率调整超过3次的慎选
还有个野路子,看平台的客服响应速度。如果工作日超过2小时不回复,或者总用机器人应付,这种平台八成是内部管理出了问题。
最后提醒各位,本文提到的数据都是截止到2023年三季度的情况。贷款市场变化快,大家在做决定前,最好再查下最新动态。要是拿不准某个平台的情况,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看到都会回复。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3183984895@qq.com